世界衛生組織6月8日表示,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全球共27個國家報告了1000多例猴痘病例,并顯示已發生人際傳播,猴痘的爆發引起了全球重視。
在此疫情大爆發的情況下,中國疾控中心日前也首次發布了猴痘防控技術指南版(2022版),指南中針對猴痘病毒的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表現、猴痘預防、診斷、治療和預后等都進行了詳細闡述。
猴痘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引起,傳染途徑主要包括血液和體液,能夠在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在人類之間也可以進行二次傳播。人類中出現的癥狀與過去在天花患者身上所看到的癥狀相似,既往接種過天花疫苗者對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護力,但未接種過的對猴痘病毒普遍易感。猴痘病毒的動物宿主包括一系列嚙齒動物,如松鼠、岡比亞袋鼠、睡鼠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
人感染猴痘病毒后,潛伏期為5~21天,前驅期為2~5天,表現為發熱、全身不適、疲乏、頭痛、肌痛、背痛,有時有咽喉疼痛等。發熱1~3天,經過斑疹、丘疹、皰疹、膿皰、結痂后留有瘢痕,身體各部位都可能發生。皮疹歷時2~4周,多數感染者會在幾周內康復,不過也有感染者抵抗力低下以及局部皮膚破損的,容易合并細菌感染,如肺炎、ARDS以及其他嚴重并發癥而導致病情嚴重甚至死亡。所以,一旦出現以上癥狀,記得及時去醫院診療。
WHO在5月23日發布的《猴痘病毒的實驗室檢測:臨時指導》中提出:目前,在世界若干區域出現了猴痘多國爆發,其全面程度和影響尚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實驗室檢測的總體目標是及時和準確地確認感染,以支持打破傳播鏈,阻止疫情爆發。
由于正痘病毒具有血清學交叉反應性,抗原和抗體檢測方法不能提供猴痘特異性確認,因此不建議將血清學和抗原檢測方法用于資源有限的診斷或病例調查。只有PCR和細胞培養分離病毒才能表明病毒的存在,鑒于其準確性和敏感性,PCR 是首選的實驗室測試。
中國疾控中心在猴痘防控技術指南版(2022版)中也指出,要和其他發熱出疹性疾病以及皮膚細菌感染、疥瘡、梅毒和過敏反應等進行鑒別。
為滿足國家指南要求,助力全球猴痘疫情防控,深圳生科原推出的猴痘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采用實時熒光PCR技術,針對猴痘病毒高度保守區基因設計特異性引物和探針,檢測猴痘病毒的基因片段,可快速準確鑒別猴痘病毒,短時間內便可獲得檢測結果,靈敏度高,特異性好,助力猴痘病毒的早期診斷與預防。